返回第112章 古战场(2 / 2)尘世诡言首页

“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,但这座城池是兵家必争之地,我还有最后一计,此计若不成功,我自当下令撤军。”张献忠最后的计策依然是挖掘地道,但是和先前的方法不同。他打算在城四周穿地道二十条,中间施以梁柱支撑,再以猛火燃烧,地道内梁柱崩塌,城墙就会随之塌毁,此城自然不攻自破。

“我看大王此计可行,末将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!”郑将军说道。

“来人啦,把我的铠甲拿过来!”士兵拿来铠甲,张献忠亲自把它穿到郑将军身上,郑将军感激涕零。

张献忠采取明修栈道、暗度陈仓的方法,表面上突然加紧攻城,实际上是在掩护郑将军挖掘地道。郑将军率领士兵,不分昼夜,挖出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地道,用梁柱支撑起来。朱将军全力应付张献忠正面攻城,对郑将军挖掘地道一事并无察觉。

郑将军在地下挖呀挖,发现了一处天然溶洞,里面有美丽的岩石,潺潺的流水,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战事吃紧,他们没有时间欣赏大自然的美景,继续挖掘地道。正如张献忠所预料的那样,城中出现多处崩塌,那朱将军依然有对策。他命人在城崩处树以大木栅,士兵拿着尖槊弓弩,张献忠的军队依然不能攻入。

张献忠命人对城中大喊:“城中有人能斩杀朱将军的人,封侯拜将,赏赐黄金千两!”又向城内射悬赏令。朱将军在悬赏令后面亲笔书写“能斩杀张献忠者也按此赏!”,射还城外。张献忠继续苦攻城池一月有余,瘟疫爆发,死伤士兵不计其数,只好下令把病死的士兵埋在一个大坑内,最后被迫撤军。

后来,张献忠又经过了数次战斗,有胜有败,终在成都称帝,建立大西政权。再后来,张献忠死于清军之手,亡于西充山,一代枭雄就此覆灭。张献忠去世以后,郑将军带领部队继续在山区丘陵地带打游击,坚持抗清,无奈终究不是清军对手,最后轰轰烈烈地战死沙场。这样看来,郑将军死得比张献忠更壮烈,张献忠是在西充山被流矢击中而死,郑将军是在战场上战死,马革裹尸,保住了军人的尊严。

清军初定天下,由于“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”的政策不得人心,各处抗清组织层出不穷,郑将军就是打游击战坚持抗清的组织之一。郑将军死后,它的队伍知道天下大势已定,再战斗下去毫无意义,于是就把郑将军安葬了,将队伍解散,当起了满清政府统治下的良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