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忠嗣以经略军为主力,其他兵马配合,起兵三万余人北征奚族部落的一支怒皆部。
大军正月出发,到了同年的二月抵达了奚族怒皆部的势力范围。奚族怒皆部集合部落人马,试图抵抗王忠嗣。
双方在紫干河北岸相遇。
一日,唐军和奚族怒皆部摆开阵势。唐军分成左右中前后五部分大军,都是陌刀队在前,排矛兵在后,最后面是劲弩手,两侧大唐的骑兵游弋。
王忠嗣的帅旗立在中军,迎风招展。
奚族怒皆部的大首领怒皆干,策马出列对着唐军喊道:“我是怒皆部大首领,怒皆干。请大唐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出来说话。”
王忠嗣骑马待在中军的中间位置,听到大首领要见他。立刻扬鞭拍马,带着一群亲兵从中军士卒让开的道路出来,绕道抵达前军。
怒皆干眺望到中军帅旗往前移动,知道王忠嗣过来。
“大首领见王某,不知所为何事?”王忠嗣洪亮的声音回荡在两军之间。
怒皆干在马上,遥遥向王忠嗣行自己部族的礼仪。
王忠嗣立刻回叉手礼,以示尊重。
怒皆干行礼完,朗声道:“我们部落一直尊敬大唐的皇帝,从未想过和大唐为敌,不知王将军何故攻打我部。”
王忠嗣朗声回道:“大首领若真的无心和大唐为敌,却为何派人到江南勾结盐帮,故意哄抬盐价。现在证据确凿,大首领的小儿子和随从如今就在长安。我劝大首领还是识时务,随我一同进京见皇帝。”
“哼!大唐屡屡北征,经常要我部落出力。我部不堪重负,才会奋起反抗。”怒皆干不甘心诡计被揭穿,开始企图占据道德制高点。
“哦?可是大首领的儿子却说你是受了突厥人的挑拨,一时鬼迷心窍才会对我大唐不利。”王忠嗣这一番反问,驳得怒皆干哑口无言。
王忠嗣待在前军内,右手紧张的握着长矛,时不时的瞄一眼自己的身后不远处的位置。他不是因为临战紧张,而是因为王韫秀就待在身后,李光弼的身旁。
大军出发的时候,元载因为头一回出征有些紧张。完全没注意到自己的身边同行的人,竟然是王韫秀。
还是王韫秀开口说话,元载才注意到。
她为了给元载一个惊喜,故意穿着和元载一样的铠甲。等元载在东张西望的时候,在一旁笑得别提多开心。
王韫秀并不是和元载一样的身份,她在平常行军的时候会跟元载一块儿走。等到大军驻扎的时候,她就会离开回中军。
今天,王韫秀身穿大红色的明光铠,头戴兜鏊,身披大红色的披风,腰间悬着佩剑,手拿着一杆马槊。跟在李光弼身旁,一双眼睛盯着同样位于前军的父亲王忠嗣。
回到战场上,怒皆干见自己说不过王忠嗣,回头喝道:“铁力迷失何在?”
“某将在。”一员将领从怒皆部的士兵们中越众而出,身长八尺,浓眉大眼,威风凛凛。手提着一根大锤,好像很重的样子。
王忠嗣马鞭虚指铁力迷失,问道:“谁可与之一战。”
第一阵单挑很重要,如果输了会影响士气。
李光弼手持马槊回道:“某将愿往!”
“好!”王忠嗣同意了。笔趣阁pp268